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0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各教学指导委员会:
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精神,我部今年继续开展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报课程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或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本科申报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或专业(技术)基础课,高职高专申报课程应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和教学特色,申报课程要求在高等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高职高专院校可适当放宽条件)。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三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录像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反映教师风范、该教学单元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为加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力度,申报课程在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需逐年增加上网的授课录像。国家精品课程要在2至3年内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精品课程申报的其他技术要求另行通知。
课程申报高校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承诺除我部拨发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支持经费外,另外投入课程补助经费,保证国家精品课程的维护与共享。
二、申报限额
2006年,计划评审产生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年度国家精品课程350门。课程评审采用分层次、分指标、分学科的评审方法,其中,高职高专类课程占总数的30%。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的推荐限额见附件一。超额推荐不受理。各省推荐课程中高职高专课程所占比例不得少于限额的30%。
为进一步优化国家精品课程的学科分布结构,根据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课程建设成果,我部修订了“国家精品课程本科课程分学科配额表”(附件五),供各申报单位参考。各二级科类课程年度入选数将不超过附件五规定的剩余配额数。对与已入选课程相同或相近且入选数量已经较多的课程,将限制评审。
课程分类体系可登录教育部主页http://www.moe.edu.cn/,点击“高校教学”,进入工作链接中的“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查询。
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由解放军总参谋部负责组织评审,报我部批准后统一发布。
三、申报程序
1. 我部高教司作为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的受理机构,接受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指委的推荐,并通过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接受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上申报材料。
2.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指委以及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学校分别确定一名“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联系人”(以下简称联系人),负责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行政联系、组织及材料报送等工作。并将本单位联系人的个人信息于5月1日前报送我部高教司(发邮件至gaojs_lgc@moe.edu.cn或传真至010-66096949,格式详见附件二,此前已报送过联系人的单位,无更改可不重报)。
3. 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的课程在省级精品课程中评选产生。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各自的省级精品课程评审体系。本科与高职课程在评审标准上应体现各自的要求。
具体申报步骤如下: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公文一式三份报送我部(高教司理工处)。
(2)课程负责人使用终端软件(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下载2006年度课程申报终端软件)据实填写课程申报表格,并将填好的申报表保存为评审系统支持的REQ格式文件。
(3)学校联系人汇总本校申报表,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4)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审核本省课程申报表。
(5)省联系人通过申报软件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一次性提交本省份年度申报课程的申报表。
4. 通过教指委申报的课程必须至少已经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推荐课程由教指委以会议评审或通信评审的形式评选产生。评选过程要求规范、公平、公正、公开。
具体申报步骤如下:
(1)教指委报荐公文及其电子文档报送我部(高教司理工处,公文附件格式见附件三)。推荐公文同时抄送被推荐课程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公文必须附有被推荐课程为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的证明材料。
(2)我部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及时公布教指委的推荐公文。
(3)推荐公文被公布后,被推荐课程的负责人可从工作网页下载本年度课程申报终端软件,据实填写申报表格,保存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gaojs_lgc@moe.edu.cn,并电话确认。邮件主题必须注明“XX教指委推荐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XXX(课程名称)”字样。
四、申报时间
1.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务必于2006年6月10日前将推荐公文报送至我部高教司理工处,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gaojs_lgc@moe.edu.cn或传真至010-66096949。推荐公文应包括:本省份申报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格式见附件三)、本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名单(格式见附件四)。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务必于2006年6月17日前通过申报软件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提交课程申报材料。
2. 各教指委务必于2006年6月10日前将推荐公文及电子文档报送至我部高教司理工处,邮件地址gaojs_lgc@moe.edu.cn,邮件主题必须注明“XX教指委推荐公文(2006)”字样。
被推荐课程的负责人必须在2006年6月17日前按照要求,通过电子邮件,向我部高教司理工处提交课程申报材料。
3. 本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的截止时间为2006年6月17日。逾期申报不受理。
五、其他
1. 为规范各级精品课程评审程序,促进信息化手段在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评审过程中的应用,我部将提供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系统评审指标可根据需要由用户自行设定,评审程序与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评审程序一致,并可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相联接。有关资料可向高教司理工处索取。
2. 本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继续采用网上初评、会议终审、网上公示的方式进行。各申报学校自课程申报之日起至本年度评审工作结束期间,要保证申报课程网站的正常运转,保证专家可以通过授权审看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源。凡因申报课程所在学校原因导致专家无法正常浏览课程内容,且评审期内经提醒不能解决问题的,将视为不具备申报条件,自动放弃参评资格。
3. 教育部高教司咨询电话:010-66097821或66096262,联系人:林宇、周超(通信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100816);申报评审系统服务电话:010-62789634-1025;软件技术服务电话:010-62978899-127。
附件:
一、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
二、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三、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汇总表
四、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汇总表
五、国家精品课程本科课程分学科配额表(2006年)
六、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6)
教育部办公厅
二○○六年四月三日
抄送:解放军总参谋部
附件一: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分配
单位:门 |
|||
省(自治区、直辖市) |
总数 |
省(自治区、直辖市) |
总数 |
北京 |
60 |
湖北 |
54 |
天津 |
21 |
湖南 |
40 |
河北 |
34 |
广东 |
44 |
山西 |
18 |
广西 |
15 |
内蒙古 |
11 |
海南 |
3 |
辽宁 |
39 |
重庆 |
19 |
吉林 |
26 |
四川 |
43 |
黑龙江 |
31 |
贵州 |
10 |
上海 |
40 |
云南 |
12 |
江苏 |
64 |
西藏 |
2 |
浙江 |
31 |
陕西 |
40 |
安徽 |
30 |
甘肃 |
12 |
福建 |
21 |
青海 |
3 |
江西 |
27 |
宁夏 |
3 |
山东 |
55 |
新疆 |
10 |
河南 |
37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4 |
二、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名额分配
单位:门 |
||
序号 |
教学指导委员会 |
名 额 |
1 |
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2 |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3 |
历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4 |
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5 |
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6 |
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7 |
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8 |
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9 |
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0 |
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1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2 |
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3 |
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4 |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5 |
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6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
6 |
17 |
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8 |
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9 |
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20 |
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21 |
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22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23 |
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24 |
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25 |
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27 |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28 |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29 |
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5 |
30 |
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6 |
31 |
轻工与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32 |
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33 |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34 |
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35 |
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36 |
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37 |
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 |
8 |
38 |
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39 |
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0 |
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41 |
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
5 |
42 |
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3 |
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4 |
石油天然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5 |
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6 |
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7 |
武器学科、航空航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8 |
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49 |
交通运输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50 |
公安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51 |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 |
5 |
52 |
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53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54 |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 |
2 |
55 |
农林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56 |
植物生产与草业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57 |
森林资源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58 |
环境生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59 |
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60 |
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61 |
农林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62 |
农林经济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63 |
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64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
20 |
65 |
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66 |
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67 |
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68 |
高职高专资源勘察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69 |
高职高专油气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70 |
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71 |
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4 |
72 |
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73 |
高职高专机电设备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74 |
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75 |
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76 |
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77 |
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78 |
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79 |
高职高专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80 |
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81 |
高职高专水资源与水环境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82 |
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83 |
高职高专轻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84 |
高职高专服装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85 |
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86 |
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87 |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88 |
高职高专餐旅管理与服务类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89 |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90 |
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91 |
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92 |
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93 |
高职高专文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94 |
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95 |
高职高专公共事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96 |
高职高专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97 |
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98 |
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99 |
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00 |
高职高专其他语言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01 |
高职高专农林牧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02 |
高职高专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03 |
高职高专交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04 |
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05 |
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06 |
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107 |
高职高专印刷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108 |
高职高专矿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3 |
109 |
高职高专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110 |
高职高专能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111 |
高职高专公安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 |
附件二: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省、教指委、高校)
单位 |
姓名 |
部门 |
职务 |
电话 |
传真 |
手机 |
电子邮件(必须) |
|
|
|
|
|
|
|
|
附件三: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汇总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学指导委员会)
序 号 |
课 程 名 称 |
申报学校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类型(本/专) |
所属一级学科门类 |
所属二级学科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科课程与高职高专课程分别采用不同的分类体系。
附件四: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汇总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序 号 |
课 程 名 称 |
所在学校 |
课 程 负 责 人 |
课程类型(本/专) |
所属一级 学科门类 |
所属二级 学科类 |
||
姓名 |
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科课程与高职高专课程分别采用不同的分类体系
附件五:
国家精品课程本科课程分学科配额表(2006年)
一级 学科 |
二级 学科 |
基本 配额 |
已入选门数 |
本科剩余配额数 |
已入选课程名称 |
已入选 门数 |
|
哲 学 |
哲 学 类 |
15 |
6 |
9 |
逻辑学 |
1 |
|
现代西方哲学 |
1 |
|
|||||
哲学导论;哲学通论 |
2 |
|
|||||
中国哲学史 |
2 |
|
|||||
经
济
学 |
经 济 学 类 |
35 |
26 |
9 |
财政学 |
2 |
|
国际金融(学) |
4 |
|
|||||
国际经济学 |
1 |
|
|||||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 |
2 |
|
|||||
国家税收(税收学) |
1 |
|
|||||
国民经济统计学 |
1 |
|
|||||
宏观经济学 |
1 |
|
|||||
货币金融学 |
1 |
|
|||||
货币银行学 |
3 |
|
|||||
计量经济学 |
2 |
|
|||||
贸易经济学 |
1 |
|
|||||
微观经济学 |
1 |
|
|||||
运输经济学 |
1 |
|
|||||
政治经济学 |
5 |
|
|||||
法
学 |
法
学
类 |
20 |
15 |
5 |
法理学 |
3 |
|
1 |
|
||||||
国际商法 |
1 |
|
|||||
经济法学 |
1 |
|
|||||
民法学 |
2 |
|
|||||
民事诉讼法学 |
1 |
|
|||||
诉讼证据法学 |
1 |
|
|||||
外国法制史 |
1 |
|
|||||
刑事诉讼法 |
1 |
|
|||||
行政法学 |
1 |
|
|||||
知识产权法学 |
1 |
|
|||||
中国宪法学 |
1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6 |
0 |
6 |
|
|
|
|
社会学类 |
8 |
2 |
6 |
民族与社会 |
1 |
|
|
社会心理学 |
1 |
|
|||||
政治学类 |
12 |
3 |
9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1 |
|
|
近代国际关系史 |
1 |
|
|||||
政治学原理 |
1 |
|
|||||
公安学类 |
6 |
0 |
6 |
|
|
|
|
教
育
学 |
教 育 学 类 |
20 |
8 |
12 |
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 |
1 |
|
发展心理学 |
1 |
|
|||||
教学理论与设计;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
2 |
|
|||||
教育概论 |
1 |
|
|||||
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
1 |
|
|||||
现代教育技术 |
1 |
|
|||||
学习论—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 |
1 |
|
|||||
体 育 , 学 类 |
20 |
10 |
10 |
大学体育 |
4 |
|
|
竞技教育学 |
1 |
|
|||||
篮球 |
1 |
|
|||||
排球 |
2 |
|
|||||
田径 |
1 |
|
|||||
运动生理学 |
1 |
|
|||||
文
学 |
中 国 语 言 文 学 类 |
30 |
20 |
10 |
藏族古典文学(2004) |
1 |
|
古代汉语 |
2 |
|
|||||
外国文学史 |
1 |
|
|||||
文学概论 |
1 |
|
|||||
文艺学系列课程 |
1 |
|
|||||
现代汉语 |
4 |
|
|||||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
5 |
|
|||||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 |
5 |
|
|||||
外 国 语 言 文 学 类 |
40 |
19 |
21 |
朝鲜--韩国当代文学 |
1 |
|
|
大学英语 |
7 |
|
|||||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综合英语 |
4 |
|
|||||
俄语实践课 |
1 |
|
|||||
高级俄语综合课 |
1 |
|
|||||
高级英语 |
1 |
|
|||||
交际英语 |
1 |
|
|||||
英国文学 |
1 |
|
|||||
英语语音 (English Pronunciation for Communication) |
1 |
|
|||||
专业英语精读 |
1 |
|
|||||
新闻传播学类 |
15 |
4 |
11 |
1 |
|
||
新闻编辑 |
1 |
|
|||||
新闻采访与写作 |
1 |
|
|||||
新闻评论 |
1 |
|
|||||
艺 术 类 |
30 |
9 |
21 |
《图形创意》 |
1 |
|
|
播音创作基础理论 |
1 |
|
|||||
电影摄影创作 |
1 |
|
|||||
钢琴 |
1 |
|
|||||
声乐演唱艺术 |
1 |
|
|||||
艺术概论 |
1 |
|
|||||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 |
1 |
|
|||||
中国传统器乐 |
1 |
|
|||||
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写生 |
1 |
|
|||||
历 史 学 |
历 史 学 类 |
20 |
12 |
8 |
科技考古学概论 |
1 |
|
史学概论 |
1 |
|
|||||
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 |
2 |
|
|||||
世界近代史 |
2 |
|
|||||
田野考古学 |
1 |
|
|||||
新疆地方史 |
1 |
|
|||||
中国古代史(上) |
1 |
|
|||||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
2 |
|
|||||
中华民族精神概论 |
1 |
|
|||||
理
学 |
数 学 类 |
35 |
29 |
6 |
常微分方程 |
1 |
|
概率论 |
1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1 |
|
|||||
高等代数;代数学;线性代数;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
5 |
|
|||||
高等数学;大学数学;高等数学与解析几何;微积分 |
9 |
|
|||||
数学分析 |
4 |
|
|||||
数学建模 |
1 |
|
|||||
数学实验 |
4 |
|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
2 |
|
|||||
运筹学 |
1 |
|
|||||
物 理 学 类 |
30 |
21 |
9 |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工科);大学物理学;物理学 |
8 |
|
|
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工科);基础物理实验 |
4 |
|
|||||
电磁学 |
1 |
|
|||||
光 学 |
1 |
|
|||||
计算物理基础 |
1 |
|
|||||
量子力学 |
2 |
|
|||||
热学 |
1 |
|
|||||
数学物理方法 |
2 |
|
|||||
统计热力学 |
1 |
|
|||||
化 学 类 |
30 |
26 |
4 |
大学化学 |
1 |
|
|
大学化学实验 |
2 |
|
|||||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及实验 |
3 |
|
|||||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
1 |
|
|||||
化学概论 |
1 |
|
|||||
结构化学 |
2 |
|
|||||
普通和无机化学 |
1 |
|
|||||
谱学导论 |
1 |
|
|||||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及实验;中级无机化学 |
4 |
|
|||||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工科) |
7 |
|
|||||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实验 |
3 |
|
|||||
生 物 科 学 类 |
30 |
24 |
6 |
动物生物学 |
2 |
|
|
分子生物学实验 |
1 |
|
|||||
基础生态学 |
1 |
|
|||||
普通动物学 |
1 |
|
|||||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导论;现代生物学导论 |
3 |
|
|||||
生理学 |
1 |
|
|||||
生物化学 |
2 |
|
|||||
生物学基础实验; 现代生物学实验 |
2 |
|
|||||
微生物学 |
1 |
|
|||||
细胞生物学 |
3 |
|
|||||
现代遗传学;遗传学 |
2 |
|
|||||
植物生理学 |
2 |
|
|||||
植物生物学 |
1 |
|
|||||
植物学 |
2 |
|
|||||
天文学类 |
6 |
1 |
5 |
天文学导论 |
1 |
|
|
地 质 学 类 |
8 |
6 |
2 |
地球化学 |
1 |
|
|
地球科学概论 |
2 |
|
|||||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 |
1 |
|
|||||
构造地质学 |
1 |
|
|||||
古生物学 |
1 |
|
|||||
地理科学类 |
12 |
7 |
5 |
地理信息系统 |
2 |
|
|
遥感概论 |
1 |
|
|||||
中国地理 |
1 |
|
|||||
自然地理学;现代自然地理学 |
3 |
|
|||||
地球物理学类 |
6 |
0 |
6 |
|
|
|
|
大气科学类 |
8 |
2 |
6 |
大气探测学 |
1 |
|
|
现代天气学原理 |
1 |
|
|||||
海洋科学类 |
8 |
3 |
5 |
海洋浮游生物学 |
1 |
|
|
海洋化学 |
1 |
|
|||||
海洋学 |
1 |
|
|||||
力学类 |
8 |
2 |
6 |
弹性力学 |
1 |
|
|
理论力学 |
1 |
|
|||||
电子信息科学类 |
15 |
3 |
12 |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基础(文科) |
2 |
|
|
离散数学 |
1 |
|
|||||
材料科学类 |
8 |
0 |
8 |
|
|
|
|
环境科学类 |
10 |
2 |
8 |
环境化学 |
1 |
|
|
环境学 |
1 |
|
|||||
心理学类 |
8 |
2 |
6 |
普通心理学 |
1 |
|
|
实验心理学 |
1 |
|
|||||
统计学类 |
6 |
0 |
6 |
|
|
|
|
工
学 |
地 矿 类 |
10 |
7 |
3 |
采矿学 |
1 |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
1 |
|
|||||
构造地质学 |
1 |
|
|||||
矿物加工学 |
1 |
|
|||||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
1 |
|
|||||
岩土钻掘工程学 |
1 |
|
|||||
钻井与完井工程 |
1 |
|
|||||
材 料 类 |
15 |
11 |
4 |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 |
2 |
|
|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
5 |
|
|||||
高分子化学 |
1 |
|
|||||
高分子物理 |
1 |
|
|||||
工程材料 |
1 |
|
|||||
物理化学(冶金、材料类) |
1 |
|
|||||
机 械 类 |
33 |
29 |
4 |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
1 |
|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
1 |
|
|||||
工程图学;工程制图;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现代机械工程图学 |
10 |
|
|||||
工业设计史 |
1 |
|
|||||
过程设备设计 |
1 |
|
|||||
机械设计 |
5 |
|
|||||
机械原理 |
5 |
|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制造工程基础 |
3 |
|
|||||
机械制造实习 |
1 |
|
|||||
设计概论 |
1 |
|
|||||
仪器仪表类 |
8 |
3 |
5 |
测控电路 |
1 |
|
|
电子测量原理 |
1 |
|
|||||
检测技术基础 |
1 |
|
|||||
能源动力类 |
10 |
6 |
4 |
传热学 |
1 |
|
|
工程热力学 |
4 |
|
|||||
制冷与低温原理 |
1 |
|
|||||
电
气
信
息
类 |
70 |
59 |
11 |
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
1 |
|
|
VisualBasic程序设计 |
1 |
|
|||||
编译原理 |
1 |
|
|||||
并行计算 |
1 |
|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 |
|
|||||
电磁场 |
1 |
|
|||||
电工电子实践课程 |
1 |
|
|||||
电工学 |
2 |
|
|||||
电机学 |
1 |
|
|||||
电力电子技术 |
1 |
|
|||||
电路;电路基础;电路原理 |
4 |
|
|||||
电子线路;电子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 |
7 |
|
|||||
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 |
1 |
|
|||||
高电压技术 |
1 |
|
|||||
工程电磁场 |
1 |
|
|||||
工程光学 |
1 |
|
|||||
1 |
|
||||||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
1 |
|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3 |
|
|||||
控制工程基础 |
1 |
|
|||||
离散数学 |
2 |
|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1 |
|
|||||
模拟电子线路基础 |
1 |
|
|||||
人工智能 |
1 |
|
|||||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 |
1 |
|
|||||
数据结构 |
1 |
|
|||||
数据库系统概论 |
1 |
|
|||||
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数学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学逻辑系统 |
3 |
|
|||||
数字信号处理 |
2 |
|
|||||
通信电子电路 |
1 |
|
|||||
微波技术基础 |
2 |
|
|||||
微机系统与接口 |
1 |
|
|||||
现代交换原理 |
1 |
|
|||||
信号与系统 |
3 |
|
|||||
自动控制原理 |
4 |
|
|||||
土
建
类 |
25 |
17 |
8 |
房屋建筑学 |
1 |
|
|
钢结构 |
1 |
|
|||||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
1 |
|
|||||
工程流体力学 |
1 |
|
|||||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2 |
|
|||||
建筑环境学 |
1 |
|
|||||
建筑结构设计 |
1 |
|
|||||
建筑制图 |
1 |
|
|||||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土木工程专业) |
3 |
|
|||||
隧道工程 |
1 |
|
|||||
土木工程概论 |
1 |
|
|||||
土木工程施工 |
1 |
|
|||||
土木工程制图 |
1 |
|
|||||
中国建筑史 |
1 |
|
|||||
水利类 |
6 |
4 |
2 |
水力学 |
3 |
|
|
水利工程施工 |
1 |
|
|||||
测绘类 |
6 |
2 |
4 |
摄影测量学 |
1 |
|
|
数字图像处理 |
1 |
|
|||||
环境与安全类 |
12 |
2 |
1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1 |
|
|
水质工程学 |
1 |
|
|||||
化 工 与 制 药 类 |
15 |
10 |
5 |
反应工程 |
1 |
|
|
分析化学及实验 |
1 |
|
|||||
高分子化学 |
1 |
|
|||||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及实验 |
4 |
|
|||||
化学反应工程 |
1 |
|
|||||
物理化学 |
1 |
|
|||||
制剂工程 |
1 |
|
|||||
交 通 运 输 类 |
10 |
5 |
5 |
交通规划 |
1 |
|
|
轮机自动化 |
1 |
|
|||||
汽车运用工程 |
1 |
|
|||||
选线设计 |
1 |
|
|||||
运输组织学 |
1 |
|
|||||
海洋工程类 |
6 |
0 |
6 |
|
|
|
|
轻工纺织食品类 |
15 |
8 |
7 |
包装结构设计 |
1 |
|
|
机织学 |
1 |
|
|||||
鞣制化学 |
1 |
|
|||||
食品工艺学 |
1 |
|
|||||
食品化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
2 |
|
|||||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
1 |
|
|||||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
1 |
|
|||||
航空航天类 |
8 |
3 |
5 |
飞行器结构设计 |
1 |
|
|
航空航天概论 |
1 |
|
|||||
航天器控制原理 |
1 |
|
|||||
武器类 |
8 |
2 |
6 |
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导论 |
1 |
|
|
鱼雷技术基础 |
1 |
|
|||||
工程力学类 |
15 |
13 |
2 |
材料力学 |
7 |
|
|
弹性力学 |
1 |
|
|||||
理论力学 |
5 |
|
|||||
生物工程类 |
10 |
1 |
9 |
生物分离工程 |
1 |
|
|
农业工程类 |
8 |
2 |
6 |
灌溉排水工程学 |
1 |
|
|
精细农业 |
1 |
|
|||||
林业工程类 |
6 |
1 |
5 |
木材学 |
1 |
|
|
公安技术类 |
6 |
1 |
5 |
消防燃烧学 |
1 |
|
|
农
学 |
植 物 生 产 类 |
18 |
17 |
1 |
花卉学 |
1 |
|
农业昆虫学 |
1 |
|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1 |
|
|||||
普通昆虫学 |
2 |
|
|||||
普通遗传学;遗传学 |
2 |
|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1 |
|
|||||
微生物学 |
1 |
|
|||||
细胞工程 |
1 |
|
|||||
园艺设施学 |
1 |
|
|||||
园艺植物育种学 |
1 |
|
|||||
园艺植物栽培学 |
1 |
|
|||||
植物生理学 |
2 |
|
|||||
植物学 |
1 |
|
|||||
作物栽培学 |
1 |
|
|||||
草业科学类 |
5 |
1 |
4 |
草地学 |
1 |
|
|
森林资源类 |
6 |
3 |
3 |
林木育种学 |
1 |
|
|
野生动物管理学 |
1 |
|
|||||
森林昆虫学 |
1 |
|
|||||
环 境 生 态 类 |
7 |
3 |
4 |
观赏植物学 |
1 |
|
|
生态学 |
1 |
|
|||||
植物营养学 |
1 |
|
|||||
动 物 生 产 类 |
7 |
3 |
4 |
动物营养学 |
1 |
|
|
动物育种学 |
1 |
|
|||||
饲料学 |
1 |
|
|||||
动 物 医 学 类 |
9 |
9 |
0 |
动物微生物学 |
1 |
|
|
动物生理学 |
2 |
|
|||||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
1 |
|
|||||
动物系统解剖学 |
1 |
|
|||||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 |
1 |
|
|||||
禽病学 |
1 |
|
|||||
兽医寄生虫学 |
2 |
|
|||||
水产类 |
6 |
0 |
6 |
|
|
|
|
医
学 |
基 础 医 学 类 |
33 |
29 |
4 |
病理生理学 |
3 |
|
病理学 |
4 |
|
|||||
人体寄生虫学 |
2 |
|
|||||
人体解剖学 |
3 |
|
|||||
生理学;人体生理学 |
5 |
|
|||||
生物化学 |
2 |
|
|||||
药理学 |
1 |
|
|||||
医学机能实验学 |
1 |
|
|||||
医学免疫学 |
1 |
|
|||||
医学微生物学 |
2 |
|
|||||
医学遗传学 |
2 |
|
|||||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胚胎学 |
3 |
|
|||||
预防医学类 |
6 |
4 |
2 |
流行病学 |
1 |
|
|
卫生毒理学 |
1 |
|
|||||
卫生法学 |
1 |
|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 |
1 |
|
|||||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
17 |
15 |
2 |
儿科学 |
1 |
|
|
耳鼻咽喉科学 |
1 |
|
|||||
角膜接触镜学 |
1 |
|
|||||
精神病学 |
1 |
|
|||||
临床基本技能 |
1 |
|
|||||
内科学 |
3 |
|
|||||
神经病学 |
2 |
|
|||||
外科学 |
1 |
|
|||||
诊断学 |
4 |
|
|||||
口腔医学类 |
6 |
2 |
4 |
口腔修复学 |
1 |
|
|
牙体牙髓病学 |
1 |
|
|||||
中 医 学 类 |
13 |
9 |
4 |
方剂学 |
1 |
|
|
金匮要略 |
1 |
|
|||||
实验中医学 |
1 |
|
|||||
温病学 |
1 |
|
|||||
针灸学 |
1 |
|
|||||
中医儿科学 |
1 |
|
|||||
中医妇科学 |
1 |
|
|||||
中医基础理论 |
1 |
|
|||||
中医诊断学 |
1 |
|
|||||
法医学类 |
4 |
0 |
4 |
|
|
|
|
护理学类 |
5 |
0 |
5 |
|
|
|
|
药 学 类 |
15 |
9 |
6 |
中药化学 |
1 |
|
|
中药鉴定学 |
1 |
|
|||||
生药学 |
1 |
|
|||||
天然药物化学 |
1 |
|
|||||
药剂学 |
1 |
|
|||||
药理学 |
1 |
|
|||||
药物化学 |
2 |
|
|||||
中药学 |
1 |
|
|||||
管
理
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25 |
10 |
15 |
工程项目管理 |
1 |
|
管理信息系统 |
3 |
|
|||||
管理信息学 |
1 |
|
|||||
计算机网络 |
1 |
|
|||||
技术经济学 |
1 |
|
|||||
物流学 |
1 |
|
|||||
系统工程 |
1 |
|
|||||
信息管理学基础 |
1 |
|
|||||
工 商 管 理 类 |
35 |
23 |
12 |
财务分析 |
1 |
|
|
财务管理 |
1 |
|
|||||
电子商务 |
1 |
|
|||||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 |
2 |
|
|||||
会计学;会计学原理; 基础会计(学) |
5 |
|
|||||
旅游规划与开发 |
1 |
|
|||||
企业会计学 |
1 |
|
|||||
企业战略管理 |
1 |
|
|||||
人力资源管理 |
2 |
|
|||||
审计学 |
2 |
|
|||||
生产管理学 |
1 |
|
|||||
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管理 |
3 |
|
|||||
项目管理学 |
1 |
|
|||||
中级财务会计 |
1 |
|
|||||
公 共 管 理 类 |
15 |
7 |
8 |
社会保险 |
1 |
|
|
行政管理学 |
2 |
|
|||||
政策科学 |
1 |
|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
1 |
|
|||||
领导科学 |
1 |
|
|||||
土地经济学 |
1 |
|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6 |
0 |
6 |
|
|
|
|
图书档案学类 |
6 |
2 |
4 |
目录学概论 |
1 |
|
|
图书馆学概论 |
1 |
|
|||||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
|
35 |
9 |
26 |
大学语文 |
1 |
|
交响音乐鉴赏 |
1 |
|
|||||
生命科学导论 |
1 |
|
|||||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
1 |
|
|||||
文艺鉴赏学 |
1 |
|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
1 |
|
|||||
中国传统文化 |
2 |
|
|||||
中国诗歌艺术 |
1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
|
25 |
11 |
14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1 |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 |
4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4 |
|
|||||
思想道德修养 |
2 |
|
|||||
小 计 |
|
1111 |
614 |
497 |
|
614 |
|
说明:高职课程总限额为375门,学科类不限。 |